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_第1页
1/6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_第2页
2/6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_第3页
3/6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 [教学目的] 德育点: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能力点:理解并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知识点: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朗读带;陶渊明图像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掌握下列字词的音义。 豁然 俨然 阡陌 造诣 2 .熟读课文,运用工具书,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 1 .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大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 4 1 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疾一起折磨着他,6 3 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与农民来往、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的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 2 1 年),其时陶渊明已经 5 7 岁了。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 .诱学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 .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句读分明;二、节奏合理;三、语速适中;四、语句流畅;五、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或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 .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 .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开朗:开阔明亮。 穷:穷尽。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舍:舍弃,放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桃花源记教案(吕春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