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 1 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材第 1~3 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写出相应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3.使学生体验有余数的除法产生于现实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形成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和积极性。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 1.将 12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几?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12÷4。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是用的哪句口诀。 12÷4=3(三四十二) 2.每 3 个一份,可以把 24 平均分成几份?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24÷3。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是用的哪句口诀。 24÷3=8(三八二十四)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板书课题) 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 1 页例 1。 师:把 10 支铅笔分给一些小朋友,怎样分才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师: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每人分 2 支、每人分 3 支、每人分 4 支、每人分 5 支。 师:假如每人分 2 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 3 支、4 支、5支呢? 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内分一分,并思考: ① 10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你是怎样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 ② 10 支铅笔,每人分 3 支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分给 3 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还能继续分吗? ③ 10 支铅笔,每人分 4 支、5支,分得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分完后汇报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生共同小结:10 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生自由讨论沟通) 师:这四种分法,哪些正好分完?哪些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生自由讨论沟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 (2)师:10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