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二数组:王春红一、说教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1 页至第 7 页的教学内容,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是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正确填写长度单位,但是不能适当估测物体长度,而个别学生还是无法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对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 0 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熟练运用 1 米=100 厘米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线段的特点,会画、会数线段。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三、说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重点:在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表象,能够正确填写物体长度,熟练运用 1 米=100 厘米进行换算。难点:通过合作,能用刻度尺度量物体和画线段,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四、说教具刻度尺、卷尺、五、说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探究发现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并适时地进行演示,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并逐步推到概括得出结论。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六、说学法老师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于是我改变过去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在学法的引导上,我采取让学生独立探究、观察发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室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在引导探索时我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七、说教学流程八、练习题设计1、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