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GPS 控制网技术总结 一.项目概况 1.测区概况 我们的实习场地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 3 区。武汉大学 3 区位于江城武汉,地处长江 南岸, 武昌东湖之滨,准确定位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南麓,洪山区珞瑜路。测区内的地物主要是建筑物和树木。由于测区属于教学区域,所以车辆相对较少,对 GPS 长时间的静态测量和人员与仪器的安全比较有利。 2.任务来源 本次实习中的任务安排在学期末,是测绘学院出于教学目的组织的教学实习,针对平时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测量工作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能力。 二.技术依据 1.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 2.GPS 测量规范及规程 –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2001 – 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国家测绘局, CH8016-1995 –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建设部,行业标准,1997 其他规范及规程 三.点位分布 W H02 信息学部12舍旁 W H03 W H04 国软操场 W H05 星湖广场 W H07 W H08 友谊广场 W H09 信息学部操场 W H10 德仁广场 W H11 主教正对面 W H12 测绘学院房顶 四.外业观测情况 使用仪器的型号: 作业技术要求: 武汉大学3 校区GPS 控制网的具体要求为: (1) 等级:国家D 级; (2) 控制网覆盖范围:武汉大学3 校区; (3) 点数:10 个; (4) 平均点间距:100m; (5) 控制点:见武汉大学GPS 控制点成果图 (6) 成果: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5 平均设站次数: 4 五.数据处理 (1) :①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 基线处理软件: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基线解算方法: 单基线解/基线模式 首先我们计算各项观测值的限差: )10 6**(22dba σ:标 准 差 ; a:固 定 误 差 ; b:比 例误 差 系数; d:相邻点间距离; 接收机类型 天线类型 Trimble R3 Trimble A3 Leica AX1202 Topcon Hiper Plus Topcon Hiper Plus 因为实习GPS 网属于D 级,所以a<10mm,b<10。经过统计GPS 网中基线的平均长度在500m 左右,所以标准差计算结果如下: )10 6*103*500*10(1022 即12mm 因此重复基线较差ds<22 σ =34mm 独立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