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0 1 1 至 2 0 1 2 学年第 一 学期 _ _ _ _ 思想政治_ _ _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码: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0 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总学时/周学时: 3 4 / 2 开课时间: 2 0 1 1 年秋季学期 第 1 周 至 第 1 8 周 授课年级、班级:_ _ _ _ _ _ _ 高二一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使用教材:_ _ _ _ _ _ 《思想政治2 (必修)政治生活》 _ _ _ 授课教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曲德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教学周次 第1 2 周 时间 2 0 1 1 年 1 1 月 1 6 日第 4 节 教学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课时 1 课时 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要求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正确对待、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加强民族团结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努力奋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2. 识记、领会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的四点表现。 能力目标 1. 结合本框题内容,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的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1. 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 2. 使学生学会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维护并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重任; 3. 学生应明确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及其四方面表现。 教学难点 正确从政治、经济、思想上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并运用所学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以启发教学法为中心,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辅之以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具体授课中交叉结合使用,如演示启发、直观启发、问题启发、对比启发、讨论启发、练习启发等方法。 学法指导 1 . 要求学生复习本课前两节重要知识点,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把握教材思路。 2 . 学生预习时注意收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试着理解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 - 3 -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