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1/18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2/18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3/18
- 1 - 一、 工程概况 1 .1 工程简介 1.2到达端工程地质 1.2.1各地层岩性 <1-1>人工素填土(Q4ml) 褐黄、红褐、灰黑、灰白等色,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砾砂或石块组成,结构松散至稍密,路面表层多为混凝土及垫层,局部夹有生活垃圾。区间范围内分布较广泛,厚度变化起伏较大,厚 1.00~7.00m。 <5-1-2>粉质粘土(Q4al+pl) 灰色,软塑,由粘粒组成,具粘性,底部 0.20m含粉砂。呈透镜体分布,厚 0~1.00m。 <5-2-2>细砂(Q4al+pl) 灰黄、浅黄、灰黑色等色,饱和,松散~中密,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砂质成分变化较大,偶含细圆砾,一般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夹淤泥质土或粉质粘土透镜体。区间范围内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或淤泥质土之下,局部分布于地表,多透镜体状,厚度 0~2.60m。 <8-2>砾质粘性土(Qel) 褐红、褐黄夹灰白色及肉红色,可塑状,由下伏基岩残积而成,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可塑,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粘性一般,夹有石英颗粒,局部含石英颗粒较少过渡为砂质粘土。具一定临空面或动水作用下易软化崩解。区间范围内多呈片状或透镜体状分布,厚约 0~- 2 - 11.20m。 <9-1>全风化花岗岩(γ53) 褐黄,褐红,灰白,肉红等色为主,局部为灰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手捏可碎,浸水可捏成团,具一定临空面或动水作用下易软化崩解,偶尔夹强风化岩块或角砾。区间范围内呈层状分布于残积层与强风化之间,厚度变化较大,厚度约1.60~12.50m,顶面埋深6.75~21.00m。 1.3水文地质条件 区间范围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及砂(砾)质粘土层中。地下水埋深为0~5.30m,以孔隙潜水为主,局部地段微承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质易被污染。 1.4到达端头地下管线布置 到达端头地下管线复杂,下有给水管、燃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电力电信线路等。 二、 编制依据 2.1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图及其它有关图纸、说明。 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2.3《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 2.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2) 2.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02) - 3 - 2.7我公司多年采用从日本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改良技术和设备,并结合近年来类似工程成功经验。 - 4 -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