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的 民 俗 文 化 江 南 的 民 俗 文 化 ( 一 ) 民 俗 是 约 定 俗 成 、 世 代 积 累 、 长 久 稳 定 的 , 往 往 超 越 历史 阶 段 而 存 在 ,且 延 续 至 今 。 走 三 桥 习 俗 , 记 载 了 江 南 的 民 俗 文 化 传 统 。 江 南 人在 月 光 下 出 游 , 走 过 至 少 三 座 桥 , 传 说 是 一 种 避 灾 求 福 的 民 间 活 动 , 后 来 演 变 成为 一 种 普 遍 的 吉 祥 礼 仪 。 据 记 载 : “ 妇 女 相 携 宵 行 , 以 祛 疾 病 , 必 历 三 桥 而 止 ,谓 之 走 三 桥 ” 。 上 海 , 也 有 走 三 桥 的 民 俗 活 动 。 由 于 走 三 桥 是 在 月 光 下 步 行 的 ,因 此 也 叫 “ 走 月 亮 ” 。 这 个 名 字 让 我 想 起 那 首 “ 月 亮 走 , 我 也 走 , 我 送 阿 哥 到 桥头 到 桥 头 … … ” 的 老 歌 。 走 月 亮 当 晚 的 氛 围 也 着实像歌 曲中所唱的 那 样—— 天上 云追月 , 地下 风吹柳… … 晚 风悠悠吹, 小河静静流… … 天上 广寒宫, 地下 樱桃河;月 下 走 三 桥 , 青春永不老 。 古时 , 才 子 佳 人 在 月 明 之 夜 徜 徉 在 樱桃河边 ,所感 受 到 的 不只 是 温 馨 和 浪 漫 , 那 是 整 个 身 心 的 愉 悦 。 江 南 的 每 一 座 桥 都 是 有 韵有 味 , 因 为 桥 就 是 江 南 人 的 性 格 , 桥 也 构 建 了 江 南 的 民 风与 民 俗 。 每 逢 中秋 夜 晚 ,江 南 的 桥 总 是 焕 然 一 新 , 流光 溢 彩 , “ 桥 桥 对 峙 , 互 相 凝 望 , 脉 脉 含 情 , 萦 水 环绕 , 波 光 桥 影 , 绿 树 掩 映 。 如 质 朴 典 雅 的 东 方 女 子 , 妙 曼 地跳 舞 , 桥 与 桥 之 间 的街 圩 , 如 舞 起 的 裙 裾 , 倒 映 着粼 粼 碧 水 … … 一 条 长 江 , 分 开 了 南 北 , 从 此 便 有了 粗 犷 的 江 北 与 柔 媚 的 江 南 。 江 北 , 多 为 广袤 的 平 原 , 江 南 多 是 浩 淼 的 水 乡 。 平原 厚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