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 9 7 0 年,原名为微电子学专业,1 9 9 8 年根据教育部新的学科目录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两个硕士点为支撑,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本地区光伏产业发展,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和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2 个发展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半导体材料和光电信息材料、半导体电子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制备方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力,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本专业下设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半导体器件原理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集成电路设计、制备与测试的实验与开发;半导体薄膜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光伏电池等器件的实验与研究。还在保定和省会石家庄建立了多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本专业集4 0 年来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完备,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宽厚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在相关领域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技术、电子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 .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了解本领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3 .具有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集成系统以及工艺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4 .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 、模拟仿真 、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四、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