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9—31 页信息窗 1,第 1、2 个“红点”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若干张长 24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 1—7 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几幅剪纸图片2我们把它剪咸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吧 j这菠纸长 24 厘米,宽怡厘来.谈话:同学们,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看,这些剪纸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漂亮,可美化我们的生活•看,图上的同学也在学习剪纸呢!出示课本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也想加入他们的剪纸小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剪纸有关的知识。(板书:剪纸中的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师:仔细观察信息窗里的信息,你发现哪些信息呢?预设学生发现的问题如下:生 1:长方形纸的长是 18 厘米、宽是 12 厘米。生 2:要求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生 3:剪完后没有剩余。生 4: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长方形纸片才能没有剩余呢?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探索红点一: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师:整厘米是指多少厘米?没有剩余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去研究一下吧!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3小组内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摆一摆,用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可以将长 24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小组长将拼摆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拼摆预设:生 1:我用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正好摆满。生 2:我用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正好摆满.生 3:我用边长是 3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正好摆满.生 4:我用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正好摆满。生 5:我用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有剩余。生 6:我用边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