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学们:大家好,根据市普法办的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部与同学们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律,那就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感觉这此活动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前几天,我们刚刚办理完一起三名学生晚上逃出学校拦路抢劫的刑事案件,而就在今天,我们中心又接到了一起法院指派的未成年人杜某寻衅滋事案。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而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就拿我们法律援助中心来说吧,仅去年一年,在我们中心办理的 31 件犯罪案件中,就有 20 件是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其中有 11 件是在校学生犯罪。那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我们又如何来预防违法犯罪呢,今天我想结合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一些典型案例,就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首先咱们一起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未成年人,同学们说了,是不满 18 周岁的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 14—18 周岁的人,这与大家的认识存在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我国刑法规定,14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无论干了什么,都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这里同学们也要引起重视,不要认为不满 14 周岁什么都可以做,什么责任都不需要承担,存在这种错误的侥幸心理。这里不承担的仅仅是刑事责任,而在法律上还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等。在不满 14 周岁时触犯法律,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等,这也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对于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了以下八种犯罪则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是哪八种呢,分别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2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而 16 至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犯何种罪都要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年满 16 周岁,就需要对自己的犯罪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我想,同学们都是未成年人吧,我也是从你们这个年龄段过来的,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特殊在哪个地方呢,一方面,你们的思想、行为已经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另一方面,你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又比成年人要弱,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办案经验,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校园安定,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