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进人校门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等等,对于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三年级是小学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发展期,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多样化,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情绪趋于稳定,情感有一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此为目的将这部分教材分为四个内容:1、自我认识 2、学习策略 3、人际关系 4、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2、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讨论并提供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通过讲述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4、认识各种情绪,并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培养学生合理表达情绪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保持快乐的情绪。教学重、难点重点:1.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2.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知道怎样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4.引导学生认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并正确表达。难点:在于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知道怎样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认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教学方法1、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2、从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