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题目:目的基因双酶切和电泳纯化胶回收.实验目的:1.学习双酶切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的原理和方法2.练习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核酸琼脂糖胶回收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 DNA 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 DNA 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2. 切割序列:(1)BamHI 切割识别序列后产生两个互补的粘性末端:5'…G;GATCC…3'f5'…GGATCC-3'3'…CCTAGfG…5'f3'…CCTAGG-5'(2)EcoRI 切割识别序列后产生两个互补的粘性末端:5';AATTC^3'f5'…GAATTC^3'3'^CTTAAfG^5'f3'…CTTAAG•••5'3. 为什么要选择表达载体质粒 pET-28a?pET 原核表达质粒是最有效的原核表达系统之一。目的基因被2/11克隆到 pET 质粒载体上,受噬菌体 T7 强转录及翻译信号控制;表达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T7RNA 聚合酶诱导。宿主菌带有受 lacUV5 控制的 T7RNA 聚合酶基因,可以通过IPTG 来启动表达。充分诱导时,几乎所有的细胞资源都用于表达目的蛋白;诱导表达后仅几小时,目的蛋白通常可以占到细胞总蛋白的 50%以上。4•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选择 BamHI、Notl 两个位点由于实验中须将质粒 PEGFP-N3 上所需的目的基因切下并连接到载体质粒 pET-28a 上,所以选择的限制酶需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选择两种在质粒 pEGFP-N3 和载体质粒 pET-28a 上都有酶切位点的限制性酶切酶,以保证切下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分别都有两个不同的末端,这样可以防止:(1)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2)质粒与质粒、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相互自身连接;(3)质粒与目的基因反向连接)二.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需满足:(1)不破坏目的基因;(2)在质粒 pEGFP-N3 和载体质粒 pET-28a 上都有且只有一个酶切位点;(3)在载体质粒上的切割位点距离尽量短些,并且不破坏载体质粒的启动子等关键序列。?EGFP卜'CAGATCMGAGCJM668666口加 I\BMIXciuIil\岬 201XmaIiatllSmaI图三、pEGFP-N3MCS 多酶切位点示意图3/11载体质粒 pET-28a 和质粒 pEGFP-N3 的酶切位点示意图:5.琼脂糖凝胶回收(1)在酶切的过程中,除产生我们所需要的目的片段外,还会产生一些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可能会与载体连接,从而产生干扰,去除这些小片段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2)不同分子量的 DNA 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由于泳动速度不一样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