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活动安排 1、情感体验:通过展示问题照片与优质彩色照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乐趣。 2、知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问题照片的修复方法,后由教师展示工具的使用重难点。 3、活动一:曝光问题照片,相关照片放到指定素材库,引导学生分析曝光问题处理方法,并实践操作。 4、活动二:给衣服换颜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颜色的调制方法,并实际操作。 5、问题整合: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集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6、应用:教师准备素材,提升难度,延伸训练。 第1 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信息的传播媒体。 (2)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 会 中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方式以及安全机制。 (5)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的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信息安全,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有效预防计算机犯罪。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目的是使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与发展以及对信息和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和信息安全又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活动一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来引导 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 活动二是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由于学生大多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教师首先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到的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活动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