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电阻率数值高。是常规测井曲线在油层的最基本响应特征,一般高于临近同岩性水层的35倍;– b、受泥浆侵入影响,一般油质为稀油的储层,在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矿化度差异不是很大情况下,深探测电阻率数值与浅探测电阻率数值差异较大,远大于水层的差异。而稠油地层由于冲洗带较小,深、浅电阻率数值差异较小。– c、在稠油地层,自然电位幅度一般略小于临近水层。油层的主要响应特征 – a、依据四性关系原理,综合利用本井的测井曲线对储层油、气、水变化进行分析。在岩性、物性一致的情况下,电阻率越高,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含油性越好,油层电阻率一般是岩性、物性相近临近水层的35倍。岩性越细,地层电阻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在岩性、含油性一致情况下,物性越好,电阻率越低。– b、地层对比。根据地层对比结果,划分油田的油、气、水层界面深度,从而判定本井的油、气、水层界面。– c、录井、井壁取芯等第一性资料,分析储层的含油性情况。识别油、气、水层主要依据 1.判断水层①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增大。②深探测电阻率值变低。有明显的增阻侵入特征,深浅三侧向曲线出现负异常。2.判断油层①深探测电阻率值较高。②自然电位有明显的负异常,但曲线幅度要小于水层。具有减阻侵入的特征。1.温米油层>30欧姆米为油层,<10欧姆米为水层。在生产井钻得较多以后,也可以根据经验定性判断。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 )油层: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 )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 )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 )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