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一、需要进行监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原因 1.安全范围窄,治疗指数低 一些药物治疗浓度和最小中毒浓度接近甚至重叠,极易中毒,只有通过 TDM 调整剂量,才能既保证疗效又不致产生毒性; 2.以控制疾病发作或复发为目的的用药 此类用药多需数月或数年的长期用药,如果不进行 TDM,临床只能根据病症是否出现或复发、毒性反应是否发生为调整剂量的依据。而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再调整剂量,将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延误病情,甚至不可逆的后果; 3.不同治疗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 4.药物过量中毒; 5.药物治疗无效原因查找; 6.已知治疗浓度范围内存在消除动力学方式转换的药物; 7.首过消除强及生物利用度差异大的药物; 8.存在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病理情况; 9.长期用药及可能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联合用药。 二、需要进行 TDM 的药物特点 1.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2.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3.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 4.患心、肝、肾和胃肠道等脏器疾病时使用的药物; 5.为预防慢性病发作需长期使用的药物; 6.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很接近的药物; 7.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的合并用药; 8.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 具有以下特点的药物不需要进行检测 1.有客观而简便的观察其作用指标的药物;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毒性小的药物; 3.短期服用、局部使用或不易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 三、TDM 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1.监督临床用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确定最佳治疗剂量,保证个体化给药,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2.研究与确定常用剂量情况下,不产生疗效或出现意外毒性反应的原因。 3.确定患者是否按照医嘱服药。 表1 临床常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 分 类 临床使用的代表药物 强心甙 地高辛、洋地黄毒甙、毒毛花苷 K、西地兰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碘酮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钠、乙琥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非氨酯、托吡酯、氨己烯酸、唑泥沙胺、奥卡西平、泰加平、左乙拉西等 抗抑郁药 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 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 A、他克莫司、霉酚酸、西罗莫司、咪唑立宾 平喘药 氨茶碱 β 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抗生素 氨基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