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股利分配案例 目的 本案例通过用友软件2001年度分配方案中出现大比例分红的情况, 介绍股利分配的政策背景和理论知识, 以及股利政策对企业影响。 案例内容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18日上市, 上市当日开盘价就为每股76元, 已经比发行价每股36.68元高出2倍有余, 当日最高更是创下了每股100元的辉煌价格, 并以每股92元报收, 创出中国股市新股上市首日最高的收盘价。 2002年4月28日, 用友软件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01年度分配方案为10股派6元(含税)。刚刚上市一年即大比例分红, 一时之间市场上众说纷纭, 董事长王文京更是由于其大股东的地位成为漩涡中心, 因为按照王文京对用友软件的持股比例推算, 他可以从这次股利派现中分得3312万元! 究竟这样高额的现金股利发放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酝酿出炉的, 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是否符合用友软件的企业发展思路, 是否具有大股东套现的嫌疑呢? 一、发展历程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可追溯至其创始人王文京、苏启强于1988年12月6日成立的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 两个年轻人全部的资产只是1台电脑, 最初的注册资本5万元人民币来自于借款, 工作场地为9平方米的租房。1988年中关村实验区刚刚成立, 王文京与苏启强的最初设想是注册北京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企业, 但是当时的高新技术企业只能注册成国有和集体两种形式, 所以他们放弃了这一计划, 并领取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 北京第一批私营企业的登记是在1989年, 用友在1990年3月登记了私营企业, 同时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1990年12月和1993年7月, 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资本规模, 注册资本增加至500万元人民币。1995年1月18日, 在原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用友集团公司, 注册资本增加至2000万元人民币。1997 年11月, 公司注册资本再次增加到5000万元人民币。1999年12月6日,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最终增至7500万元人民币。公司大楼为全智能大厦, 占地1万平方米, 可容纳500人, 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财务及管理软件研发基地。 二、发行上市 用友是民营软件企业冲击资本市场的领跑者, 在竞争中求生存之后才能谈得上求发展, 在生存之路上, 充足的资金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1997年底, 董事会决定1998年正式启动用友上市计划, 那时企业上市要经过审批, 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