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使用体会 栾恩英 电子书包的优势: 1 移动性支持泛在学习 电子书包作为学生全部学习用品的整合体,相比学生传统书包的重量,极大减轻了学生的身体负担;此外,电子书包因其不受有线网络束缚且轻小、便捷而具有独一无二的移动性,它不仅是一种电子化的轻型容器,更为重要的是能支持随时随地随意学习的一种学习环境。学校与课堂的概念弱化,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在电子书包构建的高效、互动的数字化环境中,开展个性化、片段化的泛在学习。 2 立体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电子书包包含多元化数字资源,除具有阅读、批注等基本功能的文本资源外,还包括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这符合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教师创设多种真实的情境辅助教学。此外,学生和教师还可以利用其附加功能(拍照、互联网等)实现动态学习资源的拓展和创造,支持自主学习。 3 交互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强调课程的交互性与综合性。实践证明,电子书包的交互性,大大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监控学生机实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利用教师机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通过交流群组进行组间与组内讨论,同步进行问题的解答,协作完成任务后,小组成员操作自己的书包通过电子黑板广播小组协作成果,供其他小组同学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标记、批注等功能实现与纸质教材同样的功能,通过虚拟学具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自主进行跟读、对话等练习,借助电子书包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价。 4 按需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 电子书包不是替代传统的教学工具,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与教的模式。传统课堂中教师很难逐一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掌握情况,同时有些学生碍于自尊心而不愿主动请求老师的帮助。通过电子书包的实时检测与反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个体弹性变化,实现因材施教。课外,学生从电子书包的海量资源中依据兴趣与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自主调整学习步骤,检测学习效果,延伸课堂。 建议: 在试点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目前电子书包的应用刚刚起步,面临诸多的困难,而解决的方法可主要概括为: 1 深度开发教学资源是核心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