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镜系统构成及原理 随着纤维内镜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美国伟伦(Welch Allyn)公司在1983 年开发研制出电子内镜,并应用于临床,开创了内镜技术的电子时代。与纤维内镜不同的是,电子内镜远端安装有一个CCD,能捕捉内镜下图像使之成为电子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由于电子内镜的图像非常清晰,色彩逼真,且可以供多人共同观察、会诊,又可以同步录像及图像采集存储,深受内镜工作者的欢迎,并已逐步取代纤维内镜。消化电子内镜系列包括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内镜,前者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后者观察小肠、大肠。 电子内窥镜系统是由影像处理中心(主机)、冷光源、监视器加上各种用途的内镜而构成的一整套内镜平台,这一平台的每一个部分的性 能都 决 定 着整体 性 能的高 低 。如 今 常见 的内镜系统平台有: EVIS-LUCERA 电子内镜系统(OLYMPUS)、EVIS-EXERA 电子内镜系统(OLYMPUS)、V70 电子内镜系统(OLYMPUS) 、4400 电子内镜系统(fujinon)、2200电子内镜系统(fujinon)、99 电子内镜系统 (fujinon)。其中OLYMPUS 最 高 档 次 的LUCERA系列采用的是顺 次 成像技术,而且系统采用了HDTV 高 清晰图象 处理技术,是目 前性 能非常强 大的内镜系统平台,常称 之为260 系列。EVIS-EXERA 电子内镜系统(通 常称 为160)和V70电子内镜系统(通 常称 为V70)则 是采用同时成像技术的代表 系统。 富 士 能公司的4400、2200、99 系统均 采用同时方 式 的成像原理,最 高 档 次 的4400 系统同样 具 备 HDTV 的图像处理技术,同时还 可以连 接 超 级 CCD 的内镜。 电子内镜图像的优 点 是图像分辨 率 大为提 高 ,可观察到 粘 膜 表 面 的微 细结 构,有利 于良 恶 性 病 变 的鉴 别 ,而近 年流 行 的放 大内镜和超 声 内镜更 是提 高 早 期 癌 诊断率的有力 武 器。 一、电子内镜系统的成像原理 电子镜的基 本 原理是用电荷 耦 合 器(CCD)取代纤维镜的导 像束 ,并将光信号转 为电信号,并在监视器上进行 观察。 二 电子内镜系统的结 构 (一)电子内镜 电子内镜系统中,电子内镜的结 构较 复 杂 ,但 其外 部结 构的名 称和纤维内镜基 本 相 同,所 不同的地 方 在于以下几 点 CCD 及其传 导 电缆 线 代替 了导 像束 ; 操 作部的目 镜没 有了,增 加了一些 遥 控 按 钮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