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与测量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与测量_第1页
1/7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与测量_第2页
2/7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与测量_第3页
3/7
电磁辐射的危害、检测与防护 我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电磁辐射,手机、楼顶移动信号基站、小区手机信号基站、微波炉、电磁炉、雷达、广播发射塔每时每刻,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发射着电磁辐射能量,让我们无处可逃,特别是家中孕妇、老人和小孩,特别是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尤其显得重要。电磁辐射在什么情况下会对人会造成危害?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检测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否存在辐射风险?检测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规避辐射风险?成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中不得不认识的问题。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 任何带电体周围都存在着电场,周期变化的电场就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一些通讯和雷达微波发射设备、手机、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电脑、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地铁、工厂电磁感应加热炉等,都有可能造成电磁污染。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国家标准 GB10437-89、GB10436-89 规定了频率范围在 30~300MHz的超高频电磁辐射与频率范围在 300MHz~300GHz的微波辐射防护标准。 每天8 小时接触容许限值:连续波平均功率密度为 0.05mW/ cm2(8 小时日剂量不超过400μ W·h/cm2);脉冲波平均功率密度为 0.025 mW/ cm2(8 小时日剂量不超过200μ W·h/cm2)。 超过规定限制的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以下方面的影响。 1、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白天嗜睡、晚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手足多汗较常见。此外有情绪不稳定,脱发,消瘦等。 以上症状接触微波者重于接触高频电磁场者,脱离接触后可恢复。 职业病学术会议报道:长沙为 61%,上海为 60%。(1987 年 5 月) 前苏联报道,接触 3 个月就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并与接触时间和强度有相关关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管系统的反应,以副交感神经反应占优势为主。主诉有心悸、心区疼痛或压迫感。 心电检查可有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功能性改变。 对血压的影响:先是升高,然后回到正常,之后血压下降,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应激-适应-疲劳的过程。 1980.McRec 报道,接触微波强度 20-40µw/cm2,可引起血压下降。 3、眼晶状体疾病: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人员,可发现眼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 国内武汉医学院报道:922例接触微波人员,接触强度在10-50µw/ cm2时,晶状体点状混浊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对照组。接触强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与测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