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_第1页
1/6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_第2页
2/6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_第3页
3/6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 2008-07-17 17:59 1、 导体用量 单支:W=π ×d2/4×ρ (kg/km) 绞合:W=π ×d2/4×λ ×N×ρ (kg/km) 直放:W=π ×d2/4×N×ρ (kg/km) π :圆周率 d:导体直径 (mm) N:导体根数 λ :绞合系数 λ =1+(π *d1/H)2 各类不同线材的绞合系数: 1、普通 A/V线的绞合系数:λ =1.02 2、喇叭线的绞合系数: λ =1+(π *d1/H)2 ,λ 1=1.05;λ 2=1.02;只有一次绞合的 λ =1.02 3、UL线材和其他线材的绞合系数: λ =1.025 (绞合节距按照 D1的 20倍设计) 其中: H为绞合节距 单位:mm d1为绞合后基圆直径 单位:mm ρ :导体的密度 2、 带材用量 纵包:W=宽×厚×ρ (kg/km) 绕包:W=宽×厚×ρ ×1.5 (kg/km) ρ :带材密度 D2:绞合外径:各规则绞合线绞合外径 D2=M*D1,M值为绞合倍数,参看表1-1 D1为单线绝缘线径。(单位:mm) 3、 编织材料用量 编织用量:W=(π ×d2/4×Sinα )×2×8×N×ρ (kg/km) α =ATAN{L/[π *(D1+2*d)]} 编织计算 编织目数 5 编半锭子数 8 编织节距: 40.64 编织角: 70.0 编织前外径: 5.5 编织系数: 0.58 编织导体直径: 0.12 编织密度 R: 82.6% 并线根数: 10 编织用量: 17.619 α :编织角 L:编织节距 D1:编织前外经 d:编织导体直径 N:并线导体根数 ρ :编织导体密度 R:编织密度 4、 屏蔽绕包导体用量 单芯绕包用量:W=π ×d2/4×λ ×N×ρ (kg/km) λ :绕包系数 λ =[1+(π *D2/H)2]^0.5 绕包节距 H一般为固定值24MM D2:绕包后基圆直径 D2=D1+d*2 单位:mm 多芯绕包用量:W=π ×D2/4×λ ×N×ρ (kg/km) λ :绕包系数 λ =[1+(π *D2/H)2]^0.5 绕包节距 H一般为固定值24MM D2:绕包后基圆直径 D2=D1*M+d*2 单位:mm (M为芯线绞合倍数,见表 1-1) d:绕包导体直径 单位:mm D1:单根芯线绝缘外径 单位:mm 单芯缠绕屏蔽率计算 绝缘线径: 1.1 节距: 24 缠绕导体线径: 0.12 缠绕导体根数: 30 缠绕角度: 0.9875 单向屏蔽率 P: 0.95116463188 两芯共缠绕屏蔽率计算 单芯线径: 1.25 节距: 24 缠绕导体线径: 0.12 缠绕导体根数: 48 缠绕角度: 0.96208 单向屏蔽率 P: 0.87993004135 5、 绞线计算: λ :数据线类芯线对绞 λ =1.025 成缆系数 λ =1.02 H:绞线节距:H=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线电缆成本核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