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特点及其背景 冯惟钢 有《洛阳名园记》传于世。他曾官居礼部员外郎。李 一 李清照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 但因散失太多, 现在保留下来的比较可靠的只有四、五十首词, 十多首诗和几篇文。②尽管如此, 从现存李清照的集子中, 仍然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在靖康之难年) 前后, 无论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很多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其影响思想和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艺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中, 生活实践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和根据, 关系到艺术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艺术形象植根于现实生活, 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开始的。生活经验的广度和深度, 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家的作品对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因此, 我们要了解一个杰出的艺术家, 研究其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决不能忽视其生活实践这个重要的因素。谈到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基本上可以以 1 1 2 7年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即生活幸福美满的前期和国破家亡后凄凉悲苦的后期。 二 李清照创作的前期是从她出生到 1 1 2 7 年南渡以前这段时间, 这期间她的生活总的来说是幸福美满, 闲适宁静的。元丰七年 (1 0 8 4 年)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上层封建士大夫之家。她的父亲李格非, 字文叔, 在当时很有文名, 是一位散文家。他与廖正明略、李禧膺中、董荣武子号称后四学士。李格非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 她也能诗善文, 很有学问。李清照的父母对她影响很大, 使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李清照在这样一个文学和艺术空气都很浓厚的家庭中, 从小就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她天资聪慧, 善文, 工诗, 又工书善画, 兼通音律,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自少年即有诗名, 才力华瞻, 逼近前辈。若本朝妇人, 当推文采第一。”李清照年轻时, 性格开朗活泼, 喜爱大自然, 这种生活给她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建中靖国元年 (1 1 0 1 年李清照十八岁, 嫁给了东武赵明诚。当时赵明诚年二十一岁, 正在太学作学生。赵明诚自幼喜爱金石书 画, 他在《金石录自序》中说:“余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婚后, 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因为他们志趣相同, 都酷爱文学艺术平时除了诗词唱和之外, 就是收集研究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