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_第1页
1/7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_第2页
2/7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_第3页
3/7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一) 一、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应该既能作用于病毒增殖周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予以干扰或阻断,而又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首先熟悉和掌握病毒粒子的结构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包括病毒的复制、 基因调控以及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导致的细胞代谢改变等,以便针对其中的某一特定环节,干扰、抑制或杀灭病毒。但是必须指出,在已知的抗病毒制剂中,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的药物并不太多,例如环己亚胺或嘌呤霉素,既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同时也抑制宿主细胞蛋白的合成,又如放线菌素D也只能无选择性地同时抑制病毒和宿主细胞 RNA的生物合成。因此这类药物只能用于研究病毒复制,还不能实际应用于人畜病毒病的防治。 病毒生物合成的某些环节不同于宿主细胞,例如病毒的mRNA结构与动物细胞的mRNA不同,又如某些病毒转录 mRNA时需要一种依赖 DNA的RNA聚合酶,这种酶是病毒特异的,细胞代谢过程中没有也不需要这种酶。了解病毒增殖的特性,为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些研究已在实践中取得进展,某些病毒治疗剂开始应用于临床。 一些病毒基因能够整合进入宿主细胞的DNA序列中,或者作为细胞基因组成的结构参与细胞代谢周期(反转录病毒),甚至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疱疹病毒,乳多空病毒等)。在整合过程中,某些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但也有一些病毒可自行编码和表达整合过程所需要的酶,对于后一类病毒,可用抗病毒制剂抑制病毒特异性的整合酶。 许多病毒的mRNA是由病毒编码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病毒mRNA 合成后也往往需要病毒编码的末端修饰酶为其加上 5'末端的帽结构。尽管这些病毒编码的酶类与某些细胞酶为同类物,但两者的蛋白组成成份却存在着差异。病毒合成 mRNA的这些特性,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有利的靶目标。 非结构性的病毒蛋白,如某些激酶、核酸聚合酶,控制着病毒核酸的生物合成,某些特异的抗病毒制剂,如以适量的浓度使用,可选择性地抑制病毒核酸合成中所需要的酶,而不抑制宿主细胞的相似酶。目前应用的许多选择性抗病毒制剂,直接针对病毒的特异性酶,如胸苷激酶 (TK)或 DNA合成酶等,已经有效地应用于疱疹病毒等感染的治疗。 以下按不同的作用环节介绍几种抗病毒化学制剂: [BT4] 1.吸附、侵入及脱壳 如前述(见本书第四章),在病毒感染的初始阶段,吸附、穿入和脱衣壳对于各种病毒侵入细胞都是必要的。病毒接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的机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