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_第1页
1/16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_第2页
2/16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_第3页
3/16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 一 瘢痕的概念 瘢痕(scar)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产物。伤口的愈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性修复,即由与原来损伤组织结构相同的细胞来修复,如胎儿早期伤口的无瘢痕性愈合,或者表浅伤的愈合;除此之外几乎所有伤口都是在上皮化的同时以瘢痕性愈合而告终。这种瘢痕是属于正常组织修复过程的产物,因而被称之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当创伤修复过程发生异常时, 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大量沉积, 发生真皮组织过度增生,出现“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 , 这就是“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或者“瘢痕疙瘩”(keloid,K)。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如同胸腔或腹腔粘连性病变、肝硬化、肺纤维化等病变一样,是包括Ⅰ、Ⅲ型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CM) 成分在组织中过度沉积和难以被机体吸收或重塑的病理状态。 故用“ abnormal scar ”来与“normal scar”加以区别。瘢痕疙瘩虽然与增生性瘢痕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往往把 HS,K 放在一起来描述, 但由于K 具有肿瘤样生长的趋势, 因此也被列入良性肿瘤的范畴。基于HS、K 对机体造成诸多的损害,又被称之为“愈合性的皮肤创伤”。 从临床角度出发,根据病理性瘢痕的不同形态、对功能造成的不同障碍,常常把它分成许多类型如: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挛缩性瘢痕、表浅瘢痕、凹陷性瘢痕、线状瘢痕、蹼状瘢痕、桥状瘢痕等。这些分类不是病理上的分类,只能作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的参考。 二 瘢痕增生的机理 引起病理性瘢痕增生的有关因素 1 一般因素的分析 ⑴ 人种、肤色:瘢痕病变可在所有人群中发生,在所有伤口中约有5-15%发生病理瘢痕,但有色人种尤其是黑色人种发病率更高,黑人的发生率可为白色人种的5~15 倍(1), 这与色素细胞较多有关, 色素激素最容易激起反应,黑色素细胞激素的异常可能与瘢痕发生有关。 ⑵ 遗传因素: 在McCARTHY 主编的整形外科一书中(2) 一直引用一组照片,显示一对挛生组妹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多个部位发生形状近似的瘢痕疙瘩,她们的母亲及外祖母也都有十分相似的病变。国内(3)报导4例瘢痕疙瘩病者的家系遗传学调查结果,这4家共 99 位成员,其中发生瘢痕疙瘩病变者竟占总人数的28.28%( 28 人) 。报告者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⑶ 个体素质: 年龄:病理性瘢痕好发于青少年,这与处于青春发育期, 组织生长旺盛及对创伤反应性强有关。关于“瘢痕体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瘢痕发生机理与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