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基础知识和基本参数原理 1、 根据结构分类 监护仪器按结构分类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便携式监护仪、一般监护仪、遥测监护仪⑴便携式监护仪。便携机比较小携带方便,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以随身携带,可由电池供电,可以使用时间在 2 小时左右,一般用于非监护室及外出抢救病人的监护。⑵一般监护仪。一般监护仪通常指床边监护仪,这种机型比较普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和冠心病监护室得以广泛的应用。它设置在床边与病人连接起来对病人的某些状态(如心率、呼吸率、体温、血压等)进行监视,并显示出参数。它往往与中央监护仪构成一个系统进行监护。⑶遥测监护仪。遥测方式适合于能走动的病人,属于无线方式。 2、 根据功能分类 根据功能分类有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和离院监护仪三种 ⑴床边监护仪。它是设置在病床边与病人联结在一起的仪器,能够对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或某些状态进行连续的检测,予以显示报警或记录,它也可以与中央监护仪构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工作⑵中央监护仪。又可称为中央监护系统,它是有主监护仪和若干床边监护仪组成的,通过主监护仪可以控制各床边监护仪的工作,对多个被监护对象的情况进行同时监护,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对各种异常的生理参数的自动记录⑶离院监护仪。一般是病人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子监护仪,可以在医院内外对病人的某种生理参数进行连续监护,供医生进行非实时性的检查。 三、 监护生理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 ㈠心电部分 1、 心电图,又可称为心电波 心电图是从体表记录的心脏电位变化的曲线,它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的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 下图是典型的心电波形,每个完整的心电波形都包含P 波、Q 波、R 波、S 波、T 波、U 波6个波形组成 在记录纸上横轴代表时间,每1mm 代表0.04 秒(标准走纸速度是25mm/s 时);纵轴代表波形幅度的大小,每1mm 代表0.1mV(标准灵敏度为10mm/mV 时)。每一个波形都有其固定的幅度和时间间隔,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阅读心电图得出是否患病等! 举例如 P 波正常人的幅度应在 0.2mV,也就是在打印纸上的第一个波形的高度不应该超过两个格。通过对心电波形的分析,可以发现心脏的各种心脏疾病。 2、导联。临床上为了统一和便于比较所获得的心电波形,对描计的心电图的电极位置和引线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有严格的统一规定,人们将这种电极组和其连接到放大器的方式称为心电图的导联或导联 现在广泛应用的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