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新2)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新2)_第1页
1/19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新2)_第2页
2/19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新2)_第3页
3/19
1 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8版) 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 一 诊断 参照五版中医内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诊断依据: 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 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二 中医治疗 证候分型、治法方药 (1) 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 10克、钩蘑 10克、石决明 30克、生牡蛎 30克(先煎)、代赭石 30克(先煎)、川牛膝 10克、益母草 10克、黄芩 10克、山栀 10克、杜仲 10克、桑寄生 12克、茯神 12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 12克、陈皮 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 3g(冲服)、夏枯草 12g以清熄风阳。 中成药:院内制剂镇脑平肝丸。每次 6g,每日三次 (2)痰浊中阻: 症状: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 10克、白术 10克、天麻 10克、橘红 10克、 2 茯苓10克、生姜 2克、大枣 6克、甘草 6克。如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加南星 12g,白附子 9g,陈皮 9g以祛风化痰;如痰多色黄或舌苔黄腻者,加竹沥15g,浙贝母 9g,桑百皮 15g,全瓜蒌 20g以淸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桃仁 9g,红花 9g,当归 12g以活血通络;如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 12g,夏枯草 9g以清利头目。 (3)瘀血内阻: 症状:眩晕伴头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新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