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_第1页
1/12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_第2页
2/12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_第3页
3/12
1、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分区(p70、182):根据采空区覆岩移动破坏程度,分为“三带”: (1)跨落带。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跨落,排列也极不整齐,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可达 1.3~1.5。但经重新压实后,碎胀系数可降到 1.03 左右。此区域与所开采的煤层相毗连,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直接顶岩层冒落后形成的. (2)裂缝带。岩层破断后,岩块仍然排列整齐的区域即为裂缝带。它位于冒落带之上,由于排列比较整齐,因此碎胀系数较小。关键层破断块体有可能形成“砌体梁”结构。跨落带与裂隙带合称“两带”,又称为 “导水裂缝带”,指上覆层含水层位于“两带”范围内,将会导致岩体水通过岩体破断裂缝流入采空区和回采工作面。 (3)弯曲带。自裂缝带顶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层称为弯曲带。弯曲带内岩层移动的显著特点是,岩层移动过程的连续和整体性,即裂缝带顶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层移动是成层地、整体性地发生,在垂直剖面上,其上下各部分的下沉量很小。若存在厚硬的关键层,则可能在弯曲带内出现离层区。 A 区域(煤臂支撑影响区):一般在回采工作面前方 30~40m 处就开始变形。其特点是水平移动较为剧烈,但垂直移动甚微。甚至出现负位移。 B 区域(离层区):回采工作推过钻孔4~8m 后,垂直位移急剧增加,各层位移越向上越缓慢,形成离层,易发生顶板事故。 C 区域(重新压实区):已断裂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支撑时,邻近煤层岩层的运动速度要缓于其上覆岩层,各岩层又进入互相压合的过程。 2、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P-△L 曲线)(p151):顶板条件不同,曲线斜率不同,但都为近似双曲线关系。①支架的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②在一定工作阻力以上,支架工作阻力增加对顶板下沉量影响较低,但低于此值则影响极大。③采场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能改变上覆岩层的总体活动规律。④事实上只能在工作阻力偏低的情况下,提高工作阻力才有可能对顶板下沉有显著的影响。⑤并未给出顶板下沉量与顶板完整情况的关系,事实上,各类岩层的允许下沉量也是不一样的。 3、采区平巷沿走向的矿压规律(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巷道围岩变形规律)(p204):采区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经历采动造成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过程,围岩变形会持续增长和变化。以受到相邻区段回采影响的工作面回风巷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