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安全”成为浪费的理由近日,笔者听说某单位准备将废品库里损坏的价值近万元各类废旧设备、工器具等重新修复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同意见:“为了节约,把已损坏的工器具重新检修,其实不利于以后工作中的安全。万一这些工器具在工作中出现故障,甚至事故,责任谁来担。”此话乍一听,不无道理。但笔者深思良久,越发感觉不是滋味:“难道安全就能成为浪费的理由。”笔者认为,要想处理好安全与修旧利废的关系,其实很简单。一是修旧利废前要先严格检查废旧设备、工器具、零配件的外观和质量,能修的则修,不能修的万不可抱着将就、凑乎的侥幸心理,让修旧利废的奖金冲昏了头脑,致使不合格工器具重新“上岗”。二是修旧利废要严格执行技术安装标准。一定做到同一型号、规格的配件才能装配,各种技术参数如间隙、间距、中心等要精密测量。三是修好的工器具要做试验。要象巡视设备一样做到“望、闻、问、切”,并且做好必要的检查测量,如电动工具的绝缘、转速、振动值等。最后,是在实际使用中,要教会使用者正确方法,注意工器具在使用中的变化,做到使用前检查、使用中观察、使用后及时保养。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我想,重新“上岗”的设备、工器具,一定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出修旧利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试想,如果修好一台排水泵或者一部冲击钻,价值都在一、二千元,而如果当作废品处理只能几十元。在公司上下掀起增收节支共度难关的关键时刻,我们没必要再拿“安全”来做“节约”的挡箭牌,别让“安全”成为浪费的理由。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