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示范教案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示范教案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_第1页
1/16
示范教案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_第2页
2/16
示范教案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_第3页
3/16
第4 课 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 3 .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 ●教学重点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2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工业化的特点 ●教学方法 1 .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2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3 .例证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可通过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具准备 1 .投影仪 2 .相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那么,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工业化的起步》一课。 [导入语示例二]同学们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同学们,上图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 9 5 5 年 9 月 1 日兴建,1 9 5 7 年 1 0 月 1 3 日全部建成通车。在通车典礼上,有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全桥总长 1 6 7 0 米,下层为铁路桥,宽 1 4 .5 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 2 0 米,为 4 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 3 孔,共 8 墩 9 孔。每孔跨度为 1 2 8 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示范教案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