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脑内重要神经核团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简介 Methods for neu roscience research and nu clei in brain 1.实验目的 理解神经核团的概念,理解重要的神经核团;掌握脑立体定位图谱的使用方法;了解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实验器材、试剂及实验材料 手术刀、毛剪、注射器, 1%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依文氏蓝(Evans Blue), 大鼠。 3.实验步骤 3.1 脑的大致结构和重要神经核团 脑膜至外由内分别有: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其下是大脑皮层,边缘系统等结构。重要的核团(神经内分泌相关的丘脑下部核团)有:PVN(室周核)、PeN(室旁核)、SON(视上核)、ME(正中隆起)、Hippocampus(海马)等。下表给出几个重要核团的大致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核团在不同截面上的位置和形状是不同的,因此具体位置应查阅图谱。 神经核团 距离前囟(mm) 中心线两侧(mm) 距脑背侧(mm) PVN(室周核) -1.0~-4.2 0.0~0.8 5.0~5.5 PeN(室旁核) 0.0~-3.2 0.0~0.5 6.5~9.5 SON(视上核) 0.0~-1.8 1.0~2.3 8.5~8.8 ME(正中隆起) -2.4~-3.4 0.0~0.5 9.5~10.0 Hippocampus(海马) -1.8~-6.2 0.5~6.3 3.2~8.0 3.2 实验内容 a)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40mg/kg); b) 在颅骨前囟后3-5mm处打孔; c) 用微量注射器吸入3μ l依文氏蓝,注入大鼠背侧三脑室。 d) 大鼠断头,除去颅骨,观察脑的结构。 George Paxinos and Charles Watson,The Rat Brain in Stereofaxic coordinates,Academic press,1986 4. 江湾Ⅰ型脑定位仪的使用 6.1 脑立体定位仪的原理 a) 脑立体定位仪分为两大类:直线式和赤道式。 b) 直线式脑立体定位仪的设计原则 c) 利用动物颅骨表面的某些解剖标志同脑表面及深部某一结构的相对恒定关系,从外部确定脑深部各结构的位置。 d) 用立体空间直角坐标,以mm 为单位,描述脑深部某结构所在的空间位置。 e) 用一坚固的金属主框,加上杆、夹组成准确而对称的头夹。用一组有三维立体滑尺的电极移动架来导向,电极可准确地插入脑内某一指定结构。 6.2 使用方法 a) 装上耳杆、上颌固定器、电极移动架,调整主框架至水平,测试两耳杆中心接触处是否在正中处。 b) 装上架假电极,用假电极测定耳杆中心的高度,然后将电极移到门齿板上缘,调整门齿板比耳间线低 5mm(该调整须根据图谱定,要与图谱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