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A.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 B.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 C. 幼儿园的教学大纲 D. 幼儿园课程 满分:2 分 2. 幼儿的()是为了满足自身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需要,与外界积极地进行相互作用的需要的内部活动。 A. 体力活动 B. 脑力活动 C. 心理活动 D. 生理活动 满分:2 分 3. 20 世纪初期国际联盟通过的()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保障儿童权利这一儿童观的核心间题 A. 《儿童权利公约》 B. 《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母婴保健法》 满分:2 分 4.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 )。 A. 计划 B. 内容 C. 手段 D. 方法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幼儿教育教学过程评估重点的是:( ) A. 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 B. 是否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在其中灵活而主动地学习 C. 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 D. 是否让幼儿家长满意 满分:2 分 6. 在间接控制方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处于 A. 次要地位 B. 主导地位 C. 显性状态 D. 隐性状态 满分:2 分 7. 综观宏观、中观两个层次可以看到,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侧面,既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 又是不平等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的关系。 A. 保护者与被保护者 B. 监护者与被监护者 C. 守护者与被守护者 D.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 满分:2 分 8. ( )是由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A.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 B.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 C. 幼儿园的教学大纲 D.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满分:2 分 9. 幼儿的( )是满足其机体的发展需要以适应外界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活动。 A. 脑力活动 B. 实践活动 C. 心理活动 D. 生理活动 满分:2 分 10. ( )是教师能力的基础。 A. 扎实的理论基础 B.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C. 正确的教育观念 D. 良好的基本功 满分:2 分 11. ()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 A. 外在活动 B. 内部活动 C. 情感活动 D. 心理活动 满分:2 分 12. 20 世纪初期国际联盟通过的( )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保障儿童权利这一儿童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