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 ) A. 展示潜能 B. 弥补知而不行之弊 C. 规范行为 D. 掌握原则 满分:2 分 2.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 ) A. 整体性 B. 教育性 C. 民主性 D. 方向性 满分:2 分 3. 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 A. 制定德育内容 B. 研究德育方法 C.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 D. 寻到德育目标 满分:2 分 4. 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道德的三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整体。从个体的品德发展来说,这三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顺序是:( ) A. 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 B. 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世界观 C. 道德品质→世界观→政治品质 D. 世界观→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满分:2 分 5. ( )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A. 政治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 满分:2 分 6. 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 ) A. 马卡连柯 B. 杰克逊 C. 杜威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7. 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 ) A. 顾明远 B. 亚里士多德 C. 杜威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8. 传统伦理观念的基本特征是( ) A. 唯物主义的伦理原则 B. 自由主义的伦理原则 C. 客观主义的伦理原则 D. 超自然主义的伦理原则 满分:2 分 9. 我们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最直接的依据是( ) A. 新时期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 B. 新时期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 C. 新时期教育者的信念 D. 新时期受教育者的行为 满分:2 分 10.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 ) A. 教育性原则 B. 主观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11.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 ) A.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B. 检查总结经验 C. 确定德育目标 D.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满分:2 分 12. 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有一个综合发展过程( ) A. 学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