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专题 .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出处 化学 1(必修) 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三章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 .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 1.1 在《化学 1(必修)》中的呈现方式 《化学 1(必修)》中“离子反应”一节包括“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部分。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初中“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在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之后,引入了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 HCl、H2SO4、HNO3 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由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接着通过实验 2-1 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 Cu SO4溶液与 BaCl2 溶液反应的实质是SO42- 与 Ba2+ 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然后通过实验 2-2 和 4 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最后通过实验2-3 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的呈现顺序为: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电解质(由于没有出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其中的电解质仅指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1.2 在《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呈现方式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而分散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章。本章包括 4 节,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首先是通过实验 3-1 使学生明确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通过水的离子积的导出,使学生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的理解,找到溶液发生酸碱性变化的本质。第三节“盐类的水解”,首先通过“科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