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选萃 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 实 验 过 程 中, 观 察 到 的主 要 现 象是 , 。 反 应 的化 学 方 程 式是 。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 50 cm3、高 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 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 B的高度.使 A中的液面至刻度 15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 B的高度使容器 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 作a 中检 查 装 置 气密 性 的方 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往操作 d结束时,装置 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 d结束时,装置 A 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 。 2 3.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如图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 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