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又称冬芒狸,体形小,繁殖力较强,以芒根草、竹根、茅草根,红薯及一些杂草种子为主食,喜欢吃玉米,高梁、小麦、甘蔗等。人工驯养后对配合饲料、米饭尤为喜食。 1、饲养环境 竹鼠耐低温,胆小厌光,喜在阴暗、凉爽、幽静、无污染的环境下生长。饲养场址应选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座北朝南、周围有竹林、果林,空气清新的地方,最好远离人、畜密集地和周围有积粪的场所,以免污染食物和饲料,发生传染病。 2、场地和窝室 小规模养殖可将鼠窝建造在自家庭院围墙下或空地,也可利用闲置的旧房、废弃的仓库修建鼠窝,窝室要求光线较暗,地面坚固,内墙光滑。按不同用途修建不同类型的饲养池。 ⑴大水泥池。面积在 2 平方米以上的水泥池,池内可放若干空心水泥管、瓦管,供竹鼠藏身,大水泥池适合断奶后幼鼠群养及青年鼠合群使用。 ⑵繁殖池。由2 个小池组成,即内池和外池。内池作窝室,外池作投料间和运动场,内外池底部开一直径约12 厘米的连通洞,供其出入。内室长宽为 30×25 厘米,面积小了不利于大个竹鼠交配,面积大了竹鼠不会自动清除室内粪便和食物残渣。外室规格:长、宽、高分别为70×40×70 厘米。池底池面要求用水泥抹平滑,防止竹鼠打洞外逃,要特别注意池角的平滑,防止竹鼠利用池壁夹角的反作用力逃出池外。 3、选种与繁殖 目前,各地饲养的竹鼠个体大小与繁殖率高低差异较大,并非个体越大,繁殖率越高。优良种鼠的基本要求是:母鼠,中等肥瘦,乳头显露,性情温顺,采食力强,成年个体重 1.5 千克左右;公鼠要求身体强健,睾丸显露,不打斗,体重应比母鼠稍重。公、母鼠按 1∶1 配对,可保证每年3-4 胎的繁殖率。 母鼠春、秋发情。早期发情的母鼠阴部被毛逐渐分开,肿胀,光滑圆润,呈粉红色,用手提尾巴,阴部外翻;发情中期母鼠阴部有粉红色和潮红色粘液分泌;晚期表现与早期相似。多数母竹鼠发情中期交配受胎率高。母竹鼠在发情期表现兴奋,在笼舍四周爬来爬去,发出“咕咕”叫声,排尿次数增多。当公鼠爬跨交配时,母鼠尾巴翘起,趴下不动,温顺接受交配。有时,母鼠还主动和公鼠戏弄调情,竹鼠交配多在夜间。 母鼠交配怀孕后约 60 天分娩,大多数胎产仔 2-5 只;多者可产 8-10只。母鼠产仔后,投喂饲料动作要轻,不要惊动母鼠,防止其弃仔和咬仔,甚至被激怒后吃仔,更不能用手去摸或用木棍扒弄竹鼠。仔竹鼠 30-50天断奶。 4、日常饲料管理 竹鼠耐粗饲,对植物性饲料消化力强,能消化粗纤维和木质素。谷物饲料可投喂玉米、稻谷、红薯,此类饲料含碳水化合物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