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教科书P1—2例题、“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方格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物体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平移和旋转) 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图形的平移。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步认识平移。 (1)出示例题图,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桌交流,说说想法。 (2)全班交流 A、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箭头,这个箭头是表示平移的方向的,在图形的平移中是不能少的。) B、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探究平移的距离。 (1)讨论: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2)交流不同的方法 A、看“对应线段”,如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 9格。 B、看“对应点”,如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 9格。 (3)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点”。 (4)提问: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独立数一数。 (5)组织交流,说说方法。 (6)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可以找“对应线段”,也可以找“对应点”,然后数一数,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 3.画平移的图形。 (1)谈话:刚才我们根据图意,知道了平移的情况。现在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 (2)出示题目要求,理解题意。 (3)学生尝试画一画。 (4)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找点、移点、描点、连线) (5)追问: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图形的位置变了,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 1题。 独立思考,组织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 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