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6 第21次课 授课时间:2006年5月11日(星期四)1、2节 课程名称 木材学 年 级 木材科学与工程 04 专业层次 本科 教 师 罗蓓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学 时 40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 木材缺陷 (缺陷的定义、形成、分类、生长缺陷) 基本教材参考用书 《木质资源材料学》刘一星 赵广杰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木材缺陷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节子、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损伤对木材材质和加工利用的影响,在制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为木材等级鉴定,木材贸易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 木材缺陷的定义、形成及分类。 25 min 2. 节子。 15 min 3. 裂纹。 15 min 4. 树干形状缺陷。 15 min 5. 木材构造缺陷。 15 min 6. 损伤。 15 min 教学重点、难点: 1. 木材缺陷的形成及分类。 2. 节子对木材材质和加工利用的影响。 3. 裂纹对木材材质和加工利用的影响。 授课方法及手段: 以课堂讲授、自由提问和老师解答为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图片演示等手段相结合,着重在于引导。 1 3 7 第九章 木材缺陷 §1 木材缺陷概述 1 、木材缺陷的定义 凡呈现在木材上能降低其质量,影响其使用和价值的各种缺点,均为木材缺陷。 任何树种的木材都可能存在缺陷,它存在于健全树木的木材中,但与健全树木木材的材质有差异。木材中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因树木的遗传因子、立地条件、生长环境、贮存和加工条件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2 、木材缺陷的形成及分类 2 .1 形成原因 根据木材缺陷的形成过程,通常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 生理的原因:它是先天性的,即树木在生长时期就产生的缺陷,比如:节子、树干形状及构造方面的缺陷。 (2 ) 病理的原因:它是后天性的,即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菌、虫害而形成的各种木材缺陷,比如:变色、腐朽、虫眼、裂纹及伤疤等。 (3 ) 人为的原因:它是指木材生产和加工技术不良以及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比如:各种机械损伤和木材生产及加工缺陷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木材缺陷的形成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比如:裂纹,除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外,还与树种本身的木材构造及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又比如:变色及腐朽,除了由于受到真菌作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