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 第七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 第2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赵剑峰 2007年 7月 2 0 0 7 年全国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设计 2 选修6 第七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 第2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赵剑峰 一、教材分析 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 选修 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六、七单元讲述了长城、秦始皇陵、布达拉宫、故宫、颐和园、明孝陵和十三陵、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等几项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以安徽古村落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课主要介绍了西递、宏村这两个皖南古民居的典型代表。教材首先分别从整体上概述了它们的特点,然后从村落水系和徽派建筑艺术两个最典型的角度剖析它们的人文价值所在。 二、学情分析 吉林省尚未进入新课程改革,本模块又是全新的内容,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皖南古村落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 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绚丽多彩的皖南古民居。 2 、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图片、录像、文字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3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