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表格总结 范围 地形、地势 气候 河流 植被 人类活动 东部季风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面积占45%,人口占95% 二、三级阶梯。三大平原;辽东、山东、东南丘陵;黄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南)热带季风气候(海南) 外流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 受人类影响深广,无原始景观,多为人工景观;本区为农耕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 阿 尔 金—祁连,长城以北;面积占30%,人口占4% 第 二级阶梯。海拔1000 米,内蒙古高原、准葛尔、塔里木盆地 深居内陆,夏 季风影响小,气候干燥,降水在400 —800m m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多大风 内流河。塔里 木 河、(额 尔 齐斯 河注 入北冰洋),河流短小,季节 变 化明显,偶有暴 雨 形成地表径流 大部分 为荒漠,一部分位草原,土壤有 机质含量低,可 溶性 盐分含量高,生 物 种类少 水 为农业发 展 的 决定性因素,典 型 的 绿洲农业,草原为畜 牧业 青藏高原区 北起 昆仑— 阿 尔 金—祁连,南到 喜 马 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到国境;面积占25%,人口占1% 第 一 级阶梯。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 ,有7000—8000 米山峰 高山、高原气候① 气温低 ② 空气稀 薄 ③冻 土广布④ 太 阳 辐射 强⑤ 风力 强⑥ 输入水汽少 内流区,有很多冰川、湖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内有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荒 漠 、草原、高山草甸 、灌 木丛 ,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人类影响微弱,保存原始自 然状态,农业以畜 牧 为主,少数林业、种植业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一)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地貌 积温≥10°C 气候 植被 土壤 作物 问题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中部为广阔平原, 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 3200°C 寒温带大陆 性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草原、草甸 黑土 春小麦,一 年 一熟 森 林 资源 的开发利用、沼 泽 的利 用 保护、商品粮 基 地的建设 华 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大 平原和 高 原为主,从西 向 东地势 降低 4500°C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