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_第1页
1/6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_第2页
2/6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_第3页
3/6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杜秉权 天津公安医院 300222 重症急腹症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 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 ndrome,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 ltiple organ dy sfu nction sy ndrome,MODS )的发生,而SIRS 及MODS 的形成多与体内大量内毒素的生成有关。故对内毒素血症的定义、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在疾病治疗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必须加以重视。 一.内毒素血症 循环血中出现可检出的内毒素,称之为内毒素血症。其中不伴有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negativ e bacteria, G-细菌)感染者,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 emia, IETM)。 在正常人的远端小肠和结肠有大量细菌和内毒素,厌氧菌为 1010, G+ 和 G-需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分别为 105~108。而内毒素恰恰存在于 G-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在细菌死后细胞壁 崩 解 时 释 出 ,活 菌 亦 可以 发疱 形式 将 内毒素释 出 。其化 学 成分 为 脂 多糖(lipopoly saccharide,LPS),由三层组成,其内层为类脂 A,介导多数生物效应,几乎所有肠道细菌的类脂 A 结构都是相同的。 二.肠屏障与内毒素移位 在正常人肠道内的细菌和内毒素是如何发挥其损伤作用的呢?1979 年 Berg 首先提出“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概念,并定义为“肠道内活的细菌通过肠粘膜侵入肠道以外的部位,如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血液以至全身的感染过程”[1]。1990 年 Alex ander 将其内容扩展为“微生物移位”(microbial translocation),即“肠道内活的或死的细菌及其产物,包括内毒素,通过解剖学完整的肠粘膜屏障侵入肠道以外部位的过程” [2]。 由正常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作用、机械屏障、免疫防御以及肠肝轴这四种基本因素构成肠屏障[3],是机体防御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等移位的关键机构。(1)肠道生物屏障:Waaij 首先提出“定植抗性”的概念,描述正常肠道菌群的保护作用[4]。现知专性厌氧菌是定植抗性的主要成分,厌氧菌数目超过肠道 G-和需氧 G+细菌 1000~10000 倍,并与肠道上皮紧密联系,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限制潜在致病菌与粘膜的直接接触,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厌氧菌屏障丧失,使潜在致病菌容易与肠上皮接触。正常肠道微生物区系通过细菌拮抗作用维持相互之间的稳定平衡,如接触抑制、抗微生物因子以及竞争连接部位与营养。(2)肠道机械屏障包括肠道粘液层、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