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肺结核病是城乡多见、分布最广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过去,结核病死亡率很高,有“十痨九死”的传说。 现在,治愈率已有了显著提高。 肺结核病的治疗在于控制疾病、促使病灶愈合、消除症状和防止复发。抗结核药物固然有制菌作用,但在药物治疗结束后,保持病灶愈合,防止复发,人体的抵抗力无疑地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中药不论对抗痨解毒,抑或在改善或消除肺结核病的症状,增强人体抵抗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肺结核,中医学称为“肺痨”或“痨瘵”。本病常因体质虚弱或精气耗损过甚,痨虫乘机侵袭肺部引起。其病变部位虽然在肺,但因牌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水谷精气不能上输于肺,肺津不足,无以自养,肺阴日虚;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损,则虚火上扰,肺部津液受灼,也可使肺气化源不足。 因此,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极为密切。临床以阴虚为多见,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并可出现气阴亏耗、阴虚火旺等证候。 治疗以养阴清火、扶正杀虫为基本原则。 1.气阴亏耗:干咳少痰,声音发嘶,痰唾粘白,咳血时作,痰中夹血,或有潮热,手足心热,胸痛,口燥咽干,饮食减少,舌边尖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止咳杀虫。 处方:天冬 20 克,麦冬 20 克,生地 20 克,熟地 20 克, 百部 12 克,夏枯草 30 克,阿胶 10 克, 白芨 10 克,菌灵芝 30 克(先熬)。水煎服。 2.阴虚火旺:咳呛痰少,或咳血反复时作,量多色鲜,混有泡沫,胸胁掣痛,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心烦失眠,性躁善怒,男子可见梦遗,女子可见月经不调,舌质红绛,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润肺。 处方:生熟地各 30 克,沙参 20 克,麦冬 20 克,黄精 20 克,羊胆一只(取汁兑药液服),马齿苋 30 克。水煎服。 辅助治疗肺结核的验方: 百部 50 克,天冬 50 克, 仙鹤草 50 克, 羊胆汁 500 毫升, 蜂蛮 500 毫升。前三味药用水 2000 毫升煎 1 小时,过滤,去渣。药液以文火煎熬至较浓后,掺入羊胆汁和蜂蜜,搅匀,使成膏状,俟其冷透,贮藏于瓷质器皿中。每日服 3 次,每次服 15 毫升,饭后用开水冲服。 介绍几种对肺结核有效的中药及用法 ⑦白芨:白芨有补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止肺出血功效尤为显著。科学研究表明,白芨对肺结核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转阴等方面均有肯定疗效。每天服白芨粉 18 克(一天三次,每次6 克) ,方便经济,没有毒性反应,对人体有益无害。据临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