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目的 (一)引流胸膜腔内积气与积液,纠正呼吸和循环障碍。 (二)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促使肺复张。 (三)消除残腔,预防胸膜腔感染。 二、适应证、禁忌证 (一)适应证。 1. 气胸:中等量以上的气胸。 2. 大量的胸腔积液:用穿刺抽吸方法一次难以抽吸净,需反复抽吸者。 3. 血胸:难以自行吸收或难以用穿刺抽吸法消除的血胸。 4. 脓胸:量较多,脓液粘稠或合并有食管、支气管瘘者。 5. 乳糜胸。 6. 开胸手术后多做闭式引流。 (二)禁忌证。 1. 非胸腔内积气、积液,如肺大疱、肺囊肿等禁用。 2. 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相对禁忌证)。 3. 结核性脓胸,持续引流可导致引流管口长期不愈及混合感染(相对禁忌证)。 4. 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相对禁忌证) 5. 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相对禁忌证) 三、实施要点 (一)术前准备。 1. 查对患者,说明目的,并签知情同意书。 2. 确 定 引流部 位 ,根 据 X 线 胸片 、CT 等影 像 学 资 料 以及超 声 检 查协 助 定位 ,并行胸部 叩 诊 、听 诊 进 一步 证实,尤 其 是 局 限 性或 包 裹 性积液的引流。 3. 张力 性气胸应先 穿刺抽气减 压。 (二)操作步 骤 。 1. 根 据 患者病情采 取 合适体位 。 2. 0.5%腆 伏 消毒 局 部 皮 肤 3 遍 ,消毒 范 围 为 引流部 位 周 围 15cm,戴 无 菌 手套,铺无菌洞巾。 3. 2%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4. 在胸壁引流部位皮肤做一小切口(肋间切开插管法2~3cm、 套管针置管法1~2cm)。 5. 以中弯血管钳伸入切口,贴近肋骨上缘向深部逐渐分离。 6. 肋间切开插管法以血管钳夹住胸腔闭式引流管经胸壁切 口插人胸腔,插管深度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 为宜。 套管针置管法经套管针置入胸腔引流管,引流管以管端在胸 腔内3~4cm 为宜。 7. 紧密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 胶布固定。 8. 术后整理用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9.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交待注意事项,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以消除患者顾虑。 (二)术前正确检查、定位对于确定引流部位十分重要。 (三)分离肋间组织时,血管钳要紧贴肋骨上缘,避免损伤肋 间血管和神经。 (四)留置在胸膜腔内的引流管长度一般应控制在3~4cm,不 宜插人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