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沟通、参与和协商控制程序1.0 目的建立和规范内外信息沟通、参与和协商行为,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信息,保证 EHS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0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 EHS 管理体系信息的沟通、参与、协商与信息交流管理。3.0 定义沟通:为达目的使相关方意见统一的行为。4.0 职责4.1总经理:负责公司重大沟通事项的组织和审批。4.2 管理者代表:对 EHS 管理体系和内外部沟通有效性进行负责。4.3人力资源部:负责沟通环境的优化及资源配置、制度的建立及沟通协调工作。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内部沟通及与相关方进行沟通。5.0 流程图5.1 会议管理流程图6.0 内容6.1 沟通和协商的内容6.1.1外部协商和沟通的内容包括:a) 向相关方宣传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b) 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和来自上级部门的信息等;c) 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方面的信息;d) 接收和答复相关方的投诉、抱怨、咨询和建议等信息;e) 其它需沟通的、与相关方有关的信息。6.1.2内部协商和沟通的内容包括:a) EHS 管理体系运行信息,包括方针、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培训、测量、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信息;b) 监测、测量的结果;c) 公司内部有关管理制度,员工提出的有关 EHS 的建议和沟通的信息;d) 事件、不符合与处理情况;e) 应急准备与响应情况;f)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执行情况;g) 各部门或单位之间日常联络、常规报表及其他信息;h) 了解谁是员工代表和员工的建议等。6.2沟通和协商的渠道6.2.1沟通渠道可分为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6.2.2 正式沟通主要渠道包括:①业务联络书,②看板,③会议(包括决策会、研讨会、业务会、QC 会议等)。6.2.3 非正式沟通渠道包括在岗交谈、随时随地交谈、便条、邮件、公告、OA 交流、电话及各类非正式社交活动等。6.3沟通和协商的理念和原则6.3.1 公司奉行“沟通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适时、适地、适当范围的沟通,消除个人、组织、相关方之间存在的沟通和信息传递障碍。6.3.2 人力资源部负责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机制,引导公司建立重视沟通的企业文化。6.3.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将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共享,以方便信息的利用,发挥信息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