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

2024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_第1页
1/36
2024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_第2页
2/36
2024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_第3页
3/36
2024 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 2024 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 篇一 黄河古渡大庆关 黄河在数千年流淌迁徙中,漫漫的故道诉说曲折身世;茫茫沙土,埋藏着动人的故事。黄河古渡,见证历史沧桑,千年大庆关,诉说着进展变迁。。。。。。 清王兆鳌《朝邑县后志》载:“大庆关,在县东三十里,春秋时为蒲关,战国时为临晋关,唐为蒲津关,宋改今名,关旧在河西,至明万历二十六年河溃岸西徙,关又居河东,今河西亦称新大庆关,巡检司税课局今在焉。”从志书中朝邑县县境图清楚可见新旧大庆关的位置。 古渡史话 大庆关,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追溯其历史,秦昭襄王二十年(前 287 年)始作浮桥于河,这便是临晋关最早的浮桥。 《史记*正义》载:“秦昭王五十年(前 257 年)初作河桥,在同州东渡河,即蒲津桥也。”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 年)“春正月,东魏寇龙门,屯兵蒲坂,造三道浮桥渡河。” 唐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桥自后魏讫唐初,皆横亘百丈,连舰千艘。” 《平民县志》有段这样的描述:“唐之蒲津桥渡,密迩而京师,昼则船墙林立,夜则灯火万点,其全盛景象概可想见。今则芦荻满目,波浪惊心,败渚颓垣,荒凉一片,顾瞻黄河不胜今昔之感。” 唐玄宗《早渡蒲关诗》有“地险关逾壮”,描述了当时大庆关的盛况。唐玄宗开元九年(721 年)修建蒲津舟桥,与河阳桥、太阳桥并称“黄河三桥”。唐代以京都长安为中心,辐射值京畿四周的“近关”,四方驿站,以关布向。“自万年至于渭南,其驿六,其蔽曰华州,其关曰潼关。自华而北,其蔽曰同州,其关曰蒲津。。。。。。” 宋太宗兴国六年(981 年),黄河泛滥,洪水冲过堤坝溢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大庆关漫于河中,后来又移置新的关渡于黄河西岸。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改蒲津关为大庆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 年)秋,黄河大涨,冲毁蒲津桥。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 年),黄河在大庆关以南偏西流,但大庆关修在河西。到了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 年),大庆关以北的一段黄河改道偏西南流,直通朝邑县城,大庆关遂被隔在河东,1934 年又回到河西。大庆关本属官渡,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后,黄河岸因水患而“连岁崩徙,船只飘没无存,关渡渐废,改为农渡。” 初设关城 《平民县志》载“大庆渡口,孟明焚舟以报晋,李闯渡河以亡明,盖秦晋交通之咽喉,关陕兵事之隧道也”,足见它是何等的重要。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优秀范文五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