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和八大机遇核心提示: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建议》是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科学分析与准确判断基础上产生的。《建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那么,我们到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呢?宣讲家网站特邀请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李俭教授为大家讲述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与八大机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定战略、做决策、提建议,历来重视对环境、条件的调查与研究,重视对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分析与研判。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正是在对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科学分析与准确研判基础上产生的。《建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准确把握,极为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是否科学、执行是否顺畅、落地是否有力。那么我们到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呢?综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面临着六大挑战。第一,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挑战;第二,面临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届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挑战;第三,面临着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三农”问题依然存在的挑战;第四,面临着社会变革新发展伴生着诸多问题的挑战;第五,面临着国内不稳定、周边不安定因素还较多的挑战;第六,面临着销蚀人们的“四信”、图谋阻止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潮蔓延的挑战。这六大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分别说一说。第一,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挑战。目前,欧洲面临债务困境,且改善艰难,有的国家,如希腊,几近破产。连欧盟所在地——比利时,都发生危机。近期,民众屡屡游行甚至罢工。在日本,安倍经济学也挽救不了连年的经济低迷,近日又下调今年指标。美国虽有复苏,但也是步履维艰。10月份,美国公布制造企业产出连续两个月下滑。“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同样经济增长困难。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早已同世界经济深度交融。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受阻严重。最新统计显示,今年8月,进出口同比下降9.7%。而外贸,又是“三驾马车”之一。这方面陷入困境,势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拖累。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未来很长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将是升值趋势。升值以后,会导致出口导向型产业竞争优势继续下降;全球贸易规则可能会发生变化。“十三五”时期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比较激烈的时期,特别是在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之间。美国推出“两洋战略”,实施TPP和TTIP,试图以美为主导形成新的世界贸易与投资规则;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强化在中亚的势力范围,近期他们派兵到叙利亚参与打击极端组织就是例证。中国虽然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欧亚一体化和亚太一体化,但在“十三五”期间,大国间博弈的热度会增加,形势跌宕起伏,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风险的不确定性。第二,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届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挑战。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这需要一段时间。如韩国增速换挡发生在1989年至2003年之间,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德国的增速换挡发生在1965年前后,出现了房地产长周期峰值。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布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些传统行业,以及一些资源型地区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