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督查反馈报告2016年5月12日,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行风办、科教科等职能管理科室对各临床科室、血透室、供应室、120等科室进行了一月份的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路径、单病种完成情况、护理质量、医院感染质量等,整体上看,各科室在科室管理、院感控制、医疗安全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一、存在的问题:1、急诊科:(1)现场查看,门诊病历有漏书写现象。(2)医生交接班本大多未记录,且记录内容不完整。(3)各种告知书签署欠规范,有的无患者签名、无家属意见或未在签名处摁手印。(4)医院下发文件未及时整理归档,较零散。(5)留观病人未带手腕带;输液标签未签名。观察输液操作护士(李琼、郝钦):皮肤消毒只一次(皮肤至少消毒2次),穿刺失败后针头重复使用,并有套帽动作,操作后未核对及手卫生。(6)清创室有伤口敷料一盒过期(有效期为2014.4);碘伏使用后未加盖;压脉带重复使用;棉签无开启时间;治疗台上1放置的抽吸液体未标识名称及时间;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混放。2、外一科:(1)医生办公室环境卫生较差,桌面物品摆放凌乱,存放有使用过的0.9%氯化钠注射液空瓶3只。(2)交接班本大多未记录,且记录仅至1月23日。(3)门诊手术知情同意书有患者/家属签名,但签名处未摁手印,存在医疗安全隐患。(3)#2015001522病历(经治医生项平),患者于2015年1月24日11:13入院,首次病程录书写时间显示为“2015年1月26日00:44”,明显已超过首次病程录记录时间(8小时以内),无日常病程录,且书写的入院记录未及时打印。(4)输液标签未签名,抢救车内未放置血压计。(5)棉签无开启时间;无菌干镊子罐启用日期27/110:00(超过24h);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3、外二科:(1)交接班记录本,记录内容较完整,书写较好。(2)门诊手术登记信息完整,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有患者/家属意见、签名,并在签名处有摁手印。(3)#2015001426病历(经治医生陈红勇),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于2015年1月22日行手术治疗,《手术分级审批表》无手术者、审批者等签名。2(4)#2015001707病历(经治医生龙建林),于2015年01月27日11:50入院,按时书写首次病程录,但未书写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录。(5)压脉带重复使用,未做到一人一带。(6)换药室双氧水无开启时间;碘伏、蒸馏水、棉签等开启后无开启日期。(7)提问护士对“84”液配制方法及浓度标准未掌握;处于消毒中的吸痰器未完全浸泡在“84”液中。(8)针头未放入锐器盒;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4、妇产科:(1)病历书写及时,完整。(2)#201500176病历病程记录执业医师签名不及时,医嘱中执业医师未签名。(3)酒精无开启时间。蒸馏水过期存放(26/1)。(4)实习生进行静脉操作中和操作后未核对姓名、未说明目的、操作后未洗手、未带上岗证。(5)产房护士接生时未戴圆帽。(6)医疗垃圾、锐器盒过满,超过3/4;外包装放入医疗垃圾内。5、内二科:(1)执业医师签名不及时。(2)医生交接班本记录不完整,漏记录现象较严重,仅记录3至2015年1月25日。(3)多名护士仪表不规范,如护士头发过肩。(4)低年资护士对病区概况及危重病人情况不知晓。(5)碘伏棉签打开后未加盖且过期(26/1-9:00至28/19:00);蒸馏水领取日期为27/18:30。6、内一科:(1)2015年1月24日至26日无交接班记录。(2)执业医师签名不及时,#2015001752,01,2年1月28日10:04入院,医嘱无执业医师签名。(3)#2015001624,患者于2015年1月26日入院,日常病程记录仅至1月27日,化验单散落,未及时粘贴。(4)高危药标识不清楚;抽吸肝素后未及时拔下针头;使用后的空针未及时处理;蒸馏水无开启时间。7、儿科:(1)无医生交接班记录本。(2)穿刺台布脏未及时更换;治疗盘、雾化机使用后未及时清洁。(3)治疗室环境杂乱无章,棉签、棉球、沙布无开启时间(4)输液瓶仍用黄色垃圾袋。(5)儿科输液室: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未及时消毁;冰箱内存放上午配置的输液(28/19:00);治疗车有抽取药液,无日期标识及名称;锐器盒未加盖。48、五官综合科:(1)文件柜堆放杂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