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电影《辩护人》有感 2024 电影《辩护人》有感 “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终究会孵化越过岩石”,看完电影几个小时后,躺在床上,这句话还是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句话不仅仅是电影所要宣扬的价值观,更是在告诉所有的观影人,正是因为这种看待人生的态度,韩国才有今日的成就。 关于电影本身获得的殊荣我不去谈,关于电影的史料背景我不去谈,关于卢武铉总统的励志成功故事我也不去谈,我要谈的仅仅是我看这部电影所激发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欲说还休却又不说不行的想法。我从电影中感受到的第一点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碰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当时韩国人民生活在思想不自由,表达不自由的社会中,人人惶而恐之,怕被扣上发动的不爱国的政治帽子,在严密的警察制度的监视下,一少数敢于说话的知识分子被打压,被欺凌;理想是什么,一些人的理想是希望言论能自由,希望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以国民为第一位的国家里,写到这里,我 不禁想到琅琊榜里的一句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表达的应该是同样一个含义。然而这仅仅是理想,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有人选择了安逸和苟安,这就是宋钟硕的前半生最好写照,一个靠着勤奋成功发家的唯利是图的小市民形象。 有人选择了为理想而活着,随着自己恩人的儿子被抓,以及一系列事态的变化,宋钟硕的人生态度渐渐转变了,变得更加大气,更有家国情怀,或者换一个说法,成了人权的坚定鼓吹者。选择了理想的人生就意味着承受更多的苦难与挫折,甚至还有家人,自己生命的威胁。我想起了电影里的这样一段对话,当时宋钟硕还并没有发生变化,大致内容是宋钟硕和友人讨论人应不应该抵抗这个肮脏的世道,怎么抵抗。宋钟硕的意思大略是个人是抵抗不了这个世道的,靠游行示威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那是以卵击石,初看时,我以为他说的甚有道理,但是后来为什么他又转变了呢?我想或许他也深刻的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要以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作为我们甘愿忍受的借口,因为那仅仅说明了我们的内心有多懦弱,以卵击石的话并不假,但是飞蛾扑火的大义凌然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假若我不做,你也不做,这个肮脏的世道又有谁来改变呢?我不信任有志者事竟成,我信任的是不做,将一事无成。 第二点即为人是自由的,人拥有自由意志,人性的复杂是无法用好坏来评价的。电影开始的时候便陈述了宋钟硕的人生轨迹作为铺垫。他的发愤图强通过司法考试,又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