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教材定位】《树和天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第四篇文章。这首诗歌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但又很难解读,不好把握。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不要逐字逐句推敲索解,而要运用想象,尝试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尝试感悟“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展开”的雪花,所营造特殊意境。【素养目标】1.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 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以及诗歌朦胧的意境。3•思考诗歌所探索的自然、人、生命等主题。【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思考诗歌所探索的自然、人、生命等主题。【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二、知人论世1. 了解作者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 年发表诗集《17 首诗》,轰动诗坛。共发表诗歌 200 余首。在 2011 年 10 月 6 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相关背景《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 1962 年。在 I960 年到 1966 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一一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一一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3. 解题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4.自然观念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