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分期目前国内仍沿用 1979 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髙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②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髙。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髙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脑血管意外或髙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急进型髙血压(恶性髙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轻度:舒张压 12.7〜13.9kPa(95〜104mmHg)中度:舒张压 14.0〜15.2kPa(105〜114mmHg)重度:舒张压$15.2kPa(115mmHg)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一)“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二)“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而干、薄苔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三)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淡嫰、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紧诊断依据1.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且持续存在,可确诊为髙血压;收缩压 140-160mmHg 或/和舒张压 90-95mmHg,为临界性髙血压。2.单纯血压升高,不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一期髙血压;同时合并上述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二期髙血压;出现上述器官任一的功能衰竭或失代偿者为三期髙血压。3.除外各种继发性髙血压。治疗治疗原则1.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