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看大,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把除数看小,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3、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х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х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一定大于余数,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5、路程=速度х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总价=单价х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6、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7、丹顶鹤结对飞行的时候,人之行的角度大约是1100。8、斜坡与地面成450角时,滚的最远。9、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图形相同点不同点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10、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可以画直线条数的规律是:(点子数-1)х点子数÷2。(数角和数线段)11、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12、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1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14、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15、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16、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7、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在钟面上一大格是30°,在方位中一大格是45°。18、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19、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20、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21、长方形周长=(长+宽)х2,面积=长х宽;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或者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或者长方形的宽=面积÷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х4,正方形面积=边长х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22、在三角板中,度数分别为:30°、60°、90°、45°、45°、90°。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一定是15°的整倍数。23、同一个月份中,算经过多少天,用后一个日期减去前一个日期再加上1。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第五单元找规律1、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2、每个间隔的长度х几个间隔=总长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