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三学”生态课堂教学反思上学期开展的“教干示范课”“教研组长示范课”“青年老师汇报课”,通过这些天的听课,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而且各个学科是相通的。各科老师都采纳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导三学”在各个学科也都有不同的表现。无论是哪个学科,哪个老师都值得我学习与深思,在谈论别的学科,别的老师课的时候,我也不断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过程。 教学就是教与学,二者不可分开。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门讨论书本,教材,想方设法把课上好。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结果教学效果并不好。 在应试教育与素养教育之间的今日,在高考的压力下,怎样搞好自己的教学,给我这个中青年老师带来好多困惑,怎样才能既让学生全面进展,喜爱上我的课堂,又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我校开展的这次“一导三学”听课活动更好的证明了它的实效性。通过这次听课活动让我对我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总结: 一、仔细备课 了解学生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就是教育学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在备课中,只熟悉课本教材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把范围扩大一些。翻阅书籍、网上查阅是很有必要的。参阅相关资料的目的,不是扩大教学的范围,而是要使老师在教学中立于有效的地位。分析教材是为了弄清各项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目的。要明确以下几点: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重视课本阅读。很多时候,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总是聚焦黑板、投影仪。一堂课下来,书本没怎么用,更别谈自主阅读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会下降,所以适当的时候,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自己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听的这十几节课,每位老师都做了充分准备,无论是在备教材还是在备学生方面都下了功夫,可想而知这样的课怎能不具有吸引力。只有备课充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假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分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